Search

#為書寫序
#我想念我自己

〈如果記憶不在了,愛還會在嗎?〉
  • Share this:

#為書寫序
#我想念我自己

〈如果記憶不在了,愛還會在嗎?〉

@彭樹君

我曾經想過,那些得了阿茲海默症的人們,當他們漸漸忘了自己是誰,心靈是慢慢被濃霧籠罩,還是飄蕩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呢?而我們所愛的人如果已不再記得自己,也不再記得身旁的人,彼此之間的愛還會在嗎?

這樣的疑問,我在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愛麗絲是哈佛大學的認知心理學教授,向來擁有領先群倫的聰明頭腦,除了受人尊崇的身分地位之外,還有和她一樣優秀非凡的丈夫、漂亮出色的兒女,以及依然年輕貌美的外表,她的人生是如此接近完美,但在她知道自己得了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之後,一切就再也和從前不同了。

《我想念我自己》以一位正值人生顛峰的傑出女性視角來呈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罹病之後的種種變化,從身心到生活與生命,都是天翻地覆的改變。作者自己本身就是一位神經科學博士,祖母也曾是患者,對這個病症有理性的研究與探索,還有感性的融入與悲憫,所以才能帶著讀者進入愛麗絲的內心,跟著她一起經歷那個分崩離析的過程。

失去自己比失去生命更令人哀傷,阿茲海默症的頭腦裡彷彿有一座土石流,記憶不停地坍塌,原本生活裡的一切都漸漸被剝奪,意志也潰不成軍。人活著是靠著意志與記憶來確立自己的存在,若有一天,找不到回家的路、忘了心愛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那是無法想像的荒涼。如果記憶不是一個人存在的證明,也無法再令人自我肯定,那麼就只剩下人生那個永恆的大哉問:我是誰?

我是誰?若是從前的自己不在了,愛還會在嗎?

「『我會永遠愛她嗎?我對她的愛是出於腦袋,還是出於心?』她體內的科學家認為情感來自複雜的大腦邊緣系統,而她的大腦線路此刻正困在戰場壕溝裡,注定無人能生還。她體內的母親則相信自己對女兒的愛是穩固的,不因神智受損而動搖,因為那份愛活在她的心裡。」

愛麗絲對女兒麗蒂亞的這番思索,是這本書裡最觸動我的部分。縱使腦內記憶不斷地坍塌,但愛不會受到動搖;縱使一切將逐漸被疾病吞噬,終有一天會遺忘自己也遺忘別人,但不會遺忘彼此之間的內在連結。

是的,愛永遠都在,因為愛不在神經元可能不斷萎縮壞死的頭腦裡,而在超越了一切感知與記憶的內心深處。

.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6675?sloc=main

遠流粉絲團

彭樹君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